共青团青岛工学院委员会文件
团委〔2025〕29号

青岛工学院2025年大学生科技节
--大学生心理学应用技能大赛校内赛的通知
各二级学院团总支:
为提升学生心理学实践应用能力,培育符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的心理服务人才,推动校园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创新,深化心理学实践应用能力,促进学生跨学科协作,学校将举办第十七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大学生心理学应用技能大赛校内选拔赛。现将有关活动事宜通告如下:
一、主办单位
马克思主义学院团总支
二、大赛对象
全体在校学生
三、大赛内容
大赛具体分为心理辅导技能创新、应用心理案例开发、人工智能心理场景设计、心理教育教学创新四个赛道,参赛团队可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
1.心理辅导技能创新赛道
参赛者需展示出丰富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娴熟的心理辅导技能,能创造性解决心理问题,具备科学性、实用性和推广性,并能够进行成果转换。参赛者应对心理辅导技能创新进行详细阐述,包括但不限于心理辅导技能创新理论基础、心理辅导技能创新过程、心理辅导技能创新应用效果等,可以文稿、模拟视频等形式呈现。
2.心理教育教学创新赛道
参赛者需围绕心理学知识与技能,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展现出现代化教育教学能力,能够投入到心理教育教学实践中,并对心理教育教学现代化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参赛者应详细呈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并能够体现教学创新点和教学实践效果,须提供完整课程设计、教学教案,可提供课堂实录等相关材料。
3.应用心理案例开发赛道
参赛者需运用心理学专业知识、技能,创造性地分析或解决真实案例(或现实问题),并提出系统性的、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参赛者应运用心理学专业知识对案例(或现实问题)进行完整描述和专业分析,详细呈现案例(或现实问题)内容、分析过程以及解决方案等,并突出真实性、代表性和专业性,可以文稿等形式呈现。
4.人工智能心理场景设计赛道
参赛者需围绕人工智能心理场景应用进行创意设计,探索AI技术在心理学场景中的创新应用,具备创新性、实用性、技术可支持性,并能够进行应用性成果转换,推动心理学问题的智能化解决。参赛者应对心理学场景及人工智能在该场景中的应用进行详细阐述,包括场景简介、人工智能在心理服务领域的创新应用模式、心理学理论基础、应用前景等,参赛选手须提交作品的ppt演示文稿,可提交方案文档或演示视频,形式包括但不限于项目策划书、技术实现方案等。
四、竞赛形式
参赛选手以不超过5人的团队形式参赛,不可重复参赛(一个团队只能参加一个赛道,一个学生只能参加一个团队),无特殊情况不得更换队员,不允许跨组别组队,不允许跨校组队。团队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
五、活动时间安排
1.活动报名时间:即日起至2025年6月10日;
2.作品征集时间:2025年6月10日至2025年6月20日
3.作品评审时间:2025年6月20日
4.获奖公布时间:2025年6月25日公布晋级省赛名单
六、作品要求
1.各赛道参赛作品详细要求及格式详见参赛群文件。
2.参赛作品须健康、合法,无不良信息,立意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法律法规等情况,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并自负法律责任。
3.每个作品只能参赛一个赛道,且不得使用往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山东省大学生心理学应用技能大赛提交过的作品、曾取得其他科技竞赛奖项的作品或同期报名其他竞赛的作品参赛。
4.视频材料要求画面清晰流畅,声音清楚,MP4格式,大小不超过100M,时长不超过20分钟。
5.参赛作品涉及的著作权、肖像权等法律责任,由作 者自行承担。
6.比赛主办方有权对获奖作品进行展览、宣传、使用 等,不再支付稿酬。
7.大赛举办单位对本次大赛拥有最终解释权。
七、奖项设置与省赛推荐
大赛四个赛道均分别设置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获奖者将授予荣誉证书。成绩优异者将推荐为学校代表队参加山东省大学生心理学应用技能大赛。
八、提交方式
所有参赛者需在截止时间(2025年6月20日)前将《大赛报名表》(附件一)及参赛作品电子版以压缩文件的形式发送至竞赛电子邮箱 1806194507@qq.com,压缩文件命名格式:“作品名称 + 赛道名称 + 队名”。
九、联系方式
请所有参赛组项目负责人及队员加入QQ群(978073989),便于后续开展赛事组织工作,敬请各位老师同学关注。如有疑问请在群内咨询指导老师。
共青团青岛工学院委员会
2025年5月30日